close

自從愛迪生發明留聲機以來,人類就開始有了機械式的音響,把刻錄在唱片上的訊號經由號角式的喇叭而放大聲音;愛迪生也是電燈泡的發明者,電燈泡是真空管的鼻祖,最早的真空管是二極管,只能做整流,後來在真空管內加入了柵極成為三極管,真空管就有了放大作用,自此之後就開始有了擴大機。而機械式的留聲機也演進到電唱機,將音源經過擴大機放大之後,再經過喇叭輸出,就可以聽到原來錄製的聲音,於是人類就開始有了音響。

經過一百多年的演進,由單聲道的音響到兩聲道的立体聲,這期間是很長的,不像今天的科技發展的那麼快,在漫長的兩聲道立体聲中也有一小段時期的3D式的3聲道音響,約在十幾年前,也有一種4聲道的模擬環繞音響,但也是曇花一現。這之間經歷最長的還是兩聲道音響。
音響的音樂來源除了唱片之外,還有電台廣播、錄音帶、CD唱片等等,這些都是屬於聲音的部份,而影像部份除了電視廣播之外就是錄影帶,通常看錄影帶都是與電視機搭配,利用電視機內的喇叭來廳聲音,很少有人將錄影機接到音響器材來觀賞影片的,並不講究畫質與音質,不管怎樣,這些音源都只有聲音,而並沒有影像,至於影像部份,則只有錄影機與電視機,但是錄音機與電視機的聲音與畫質都不好,因此很少有人將錄影機接到音響器材來觀賞影片與聲音的。



編按:
以上是Sound Mirror錄音座,Brush Soundmirror Model BK-401。原始網頁:

左圖是Studer 27錄音機左圖為Dynavox T-26
左圖為Revox G36

Revox A-77錄音座

Revox A-77 M-1錄音座

Revox B-77錄音座


Revox A-700錄音座


[img] C-270錄音座[/img]


 

  站在平克勞斯貝後面的,即是John Mullin,是錄音工業史上的傳奇人物。

  不過,話說回來,磁帶錄音機的研究歷史卻要遠早於此。對於人聲錄音的研究,最早當可溯源至一八九五年。是由一位丹麥工程師 Valdemar Poulsen發明的。那時沒有電子電路,所以信號很弱。他使用鋼線、鋼碟,以非常高的速度錄音。

 發明錄音機的丹麥工程天才Valdemar Poulsen。

Valdemar Poulsen所發明的鋼絲錄音機,是全世界第一部錄音機。

問:那他用什麼來當作電力呢?
答:用電池。他使用的麥克風在振動時能夠引發電池的電力磁化鋼線,而且他也已經使用了直流的偏壓,效果不錯。所以你要知道,他那時的錄音機已經具備了錄音機的一切要素了。
問:你認為Revox在磁帶錄音機上所作的最大的項獻是什麼?
答:我想Revox對磁帶錄音機的最大項獻,不僅是在於磁頭的製造,也在於磁帶的傳動系統。磁帶錄音機的品質取決於三件東西:磁頭、磁帶與磁頭之間的接觸,也就是磁帶傳動系統,以及電子線路。我們在磁頭的製造上下了許多的功夫,擁有許多的專利。Studer從開廠至現在,都是使用自身製造的磁頭及傳統元件,因為我們相信如此才能從頭到尾控制好品質。製造磁頭是一件讓人相當頭大的工作。磁頭的寬度與磁帶行走的速度和你所要的頻寬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如果磁帶的表面滑順,它與磁頭接觸就良好,磁頭的性能也會提高。但這也與磁帶的傳動和導帶系統有著密切的關係。你看看一部Studer機器,就會發現它的這一部份做得有多好。導帶論、壓帶輪、導帶柱、馬達……構成完美的機械結構。

 Studer
參考資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張凱屏 的頭像
    張凱屏

    antonio18的部落格

    張凱屏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